1、2裕固族民歌裕固族非遺,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傳統音樂裕固族非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裕固族民歌起源于魏晉時期裕固族非遺,在16世紀到20世紀中期較為活躍,近代陷入低谷期裕固族民歌曲調樸素優美節奏悠揚和諧,其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感人個性
1、1左權開花調 左權開花調山西省非遺名錄,是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區山西省非遺名錄的民間音樂左權民歌風格在隋代開始形成山西省非遺名錄,20世紀30年代,左權開花調從左權民歌中派生出來左權開花調歌構思精巧,歌詞新穎,襯詞襯句凸顯了濃厚的地方色彩
“雖然之前接觸過抖音、微信等新媒體,但獨立拍攝視頻素材、設計場景、配樂剪輯,成功制作出2分半鐘的視頻,還是第一次,非常感謝華南師范大學學生們的培訓指導。”近日,石城硯非遺傳承人江小坤在抖音賬號發布了自拍自導自演自制的視頻后高興地說道。為利用新媒體專業知識助力非
為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推動非遺知識普及,2月24日下午,安徽省“薪火賡續傳非遺 青春獻禮中國夢”校園非遺月暨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合肥市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安徽省非遺保護中心與合肥市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聯合舉辦,內容包括贈送非遺圖書、開展非遺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余曉玲 通訊員 利民 在東莞市石龍鎮的中山路上,東莞市非遺項目興塘醒獅正在舞動,周圍圍滿了觀看的群眾,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或是拍照,或是錄像,記錄下這一精彩時刻——這一幕發生在2022年東莞“非遺在四區”系列活動石龍專場的活動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那么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范本是怎樣的呢?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資料,以供大家參考。 在實踐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申
仙游報道23日訊(記者 林雨寒)日前,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8項)公布,仙游傳統香制作技藝(楓髓香制作技藝)入選。該技藝入選省級非遺,對推動香文化發展,傳承楓髓香制作技藝具有重要意義。 仙游縣制香產業歷史悠久,楓髓香制作技藝
澎湃新聞記者 葉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近日與新世界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世界中國將出資2億元人民幣,在烏魯木齊市建設首座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下稱“新疆非遺館”或“非遺館”),為打造新疆文化新高地、旅游新名片,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
川菜、火鍋、小面……獨具地方特色的美味菜肴,成了這座山水城市帶給世人最為奇妙的舌尖記憶。 來自重慶市文旅委非遺辦的消息,今(12)日,我市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了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申報工作。包括川菜、火鍋、小面等在內的30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齊齊
原標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哪些領域?有哪些詳細類別? 由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這樣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 如民俗活動、表演